26歲的周女士性情柔順,為人謙和。兩年前嫁給了來自寶雞農村的謝先生。謝先生是一個典型的鳳凰男,雖然從小家境貧困,但自強自立,刻苦學習,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,并在大學畢業(yè)后進入政府部門工作,工作穩(wěn)定,福利待遇不錯。
周女士是家中獨生女,從小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。大學校園里,周女士與謝先生戀愛,畢業(yè)不久,兩人就結了婚。婚后,周女士找工作一直不順,輾轉跳槽了幾家公司,在得知懷孕消息后,毅然辭掉了工作,在家安心養(yǎng)胎。
謝先生因為經常出差、加班,便把一直生活在農村的老媽接到了西安家中照顧周女士。婆婆的到來,并沒有讓周女士輕松多少,不久,周女士發(fā)現自己與婆婆不但生活習慣完全不同,來自農村的婆婆還經常“依仗”著自己兒子有出息在周女士面前表現出守舊的農村家長作風。時間久了,兩人之間產生矛盾。但礙于婆婆年邁,她到西安的初衷也是為了照顧孕中的自己,于是,周女士一忍再忍。而謝先生一直忙于工作,根本無暇顧及家庭,更忽略了妻子和母親之間的矛盾。
比如,周女士喜歡吃米飯和菜,每頓飯至少得有三樣菜,但婆婆卻認為這是浪費,婆婆總是做面條吃。每天早上,婆婆做的早餐是煮玉米糝、饅頭,涼拌黃瓜,幾乎從未改變過。周女士吃得苦不堪言,但又礙于是婆婆做的,便不好意思說什么。如此下來,腹中胎兒營養(yǎng)不良,發(fā)育緩慢,周女士還在醫(yī)院打了一個星期的營養(yǎng)液。婆婆觀念傳統(tǒng),一直希望周女士“肚子要爭氣”必須生個男孩,這在無形中給周女士帶來了精神壓力。
臨近預產期,周女士的母親也從老家趕來照顧女兒。不久,周女士剖腹產下一個女孩兒。當時,謝先生和自己的母親、周女士的母親都在手術室外等候著。當護士抱著孩子出來告訴謝先生說生了一個女孩兒時,周女士的婆婆唉聲嘆氣,說周女士太不爭氣了,這一幕,被周女士的母親看到,她當即就和婆婆爭了起來,說不是自己女兒不爭氣,是她的兒子不爭氣,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,謝先生自己種顆芝麻,周女士怎么能給她生個西瓜出來。
早在臨產前,周女士母親就動員謝先生給請一個月嫂。但謝先生母親堅決不同意,覺得兩邊母親都在身邊,根本不需要再花錢去請一個月嫂。
然而,就在周女士坐月子期間。周女士的媽媽和婆婆之間關于月子該怎么坐,如何照顧產婦,如何照顧新生嬰兒之間矛盾頻發(fā),謝先生夾在中間左右為難。周女士也患上了嚴重的產后抑郁。
在周女士媽媽的強烈要求下,謝先生決定請月嫂,但一聽說月嫂的價格,謝先生母親就嫌貴,于是,他們花了正規(guī)月嫂一半的價格從農村老家請了一個月嫂來。結果,因為這個月嫂沒有經過正規(guī)的職業(yè)培訓,也沒有經過健康體檢,衛(wèi)生習慣很差,孩子和孕婦不但沒有被照顧好,還染上了疾病。
看著自己的女兒在月子中遭這樣的罪,周女士母親毅然自己花錢從好月嫂公司請到一名金牌月嫂。這名月嫂一入戶后,委婉的告訴兩位老人讓放心把孩子和寶媽交給自己,同時也表示愿意熱心把自己的專業(yè)方法和經驗交給她們。看著這位月嫂將產婦和寶寶照顧得妥妥帖帖,并把各種事務料理的有理由條,兩位媽媽都沒有再說什么。
家里來了月嫂,周女士就如同多了一個朋友,周女士經常向月嫂傾訴自己的苦悶,月嫂悉心開導她。在月嫂的悉心開導和照顧下,周女士的抑郁癥也有所緩解。